E星体育app手机地址記者余俊毅 2022年11月份以來,債券市場出現波動,同時引起了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波動,理財市場隨之面臨贖回壓力。自12月份金融監管部門采取多項措施穩定債券市場走勢后,債市及理財市場逐步回穩。雖然目前一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仍處于破凈狀態,但絕大部分產品凈值已經開始回升。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中國理財網數據,截至12月27日,目前全市場共存續30121只理財產品,有27881只理財產品已經披露凈值,其中7162只產品凈值低于1,占比達25.6%。不過,這7162只銀行理財產品的虧損狀態均在一定可控風險內,其中有6726只產品凈值在0.98至1之間,占比超過94%。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面對理財贖回壓力,一方面央行通過降準、超額續作MLF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以穩定信心,另一方面銀行自營資金等也開始入場配置,部分理財機構自購旗下產品,預計理財產品收益率將逐步進入相對有吸引力的區間內。 據了解,為了產品的收益穩定性,銀行理財產品的資產配置大多為信用債,而此次債券市場波動引起的銀行理財產品贖回壓力也給銀行在產品配置方面帶來了一定思考,更好地去面對和改善凈值化轉型中遇到的問題。 青銀理財表示,以10月份、11月份債券波動較大的兩個月為例,銀行理財破凈產品分別占比約4%、7%;而同期超70%債券型開放式基金收益為負,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銀行理財產品依然是最穩健的投資品種之一。 中原銀行表示,固收類理財產品往往需要持有較長的時間才能獲取較為穩健的投資回報。短期內理財凈值波動可能令投資者煎熬,但也帶來了較好的后續入場機會。建議投資者以長期視角來持有固收類理財產品,以時間換空間,力爭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 除此之外,在遭受理財產品贖回壓力后,部分理財子公司也開始嘗試發行采用攤余成本法計價的理財產品。中信建投研報認為,攤余成本法計價的理財產品是一種具有創新性的理財產品,在債券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的背景下,通過計價方式的變化來確保凈值穩定,避免凈值波動;同時也是應時性特殊產品,對避免理財規模下降過快和客戶流失有一定的幫助。預計后續其他理財子公司也將陸續嘗試并且發行此類產品。 雖然銀行理財已經沒有“預期收益”的概念,產品也不再保本,但投資者的觀念還未完全轉變。普益標準相關研究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銀行需要不斷引導投資者對業績基準的認識,幫助客戶樹立理財產品“自負盈虧”的觀念。同時,投資者需要理財看待產品漲跌,在凈值下跌時不要急于贖回,避免造成“踩踏”事件,要學會長期投資。 對于后續銀行理財市場的發展趨勢,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理財市場已經歷經兩波贖回壓力,預估最終贖回規模占理財總盤子的5%至10%,對應流失理財規模1.5萬億元至3萬億元左右。現階段,被贖回理財資金主要以表內存款等方式做暫時性避險安排。展望2023年,隨著宏觀經濟企穩及資本市場回暖,帶動居民收入預期與風險偏好回升,因市場階段性大幅調整、客戶應激性贖回等因素導致的理財資產管理規模流失,有望逐步回流理財市場,初步測算2023年理財規模同比增速有望超過15%。
2023元旦假期天氣地圖出爐北方天寒需保暖西南雨雪擾出行 中國天氣網訊2023年元旦將至,與前兩年在“家門口”跨年不同,今年不少人有周邊游、跨省游的打算。今年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我國各地天氣如何?哪里適合出行?如何安全出游?中國天氣網推出2023元旦假期天氣地圖,一起了解假期天氣及安全出行指南。 北方大部天寒需保暖西南地區雨雪擾出行 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今年元旦假期期間,將有一股跨年冷空氣影響我國,屆時,東北地區、華北等地氣溫將下降4℃至6℃,部分地區降幅可達8℃以上,天氣寒冷,需注意防寒保暖;西南大部地區到長江中下游一帶陰雨雪天氣頻繁。 元旦假期期間,東北大部、內蒙古、西北大部地區最高氣溫普遍不足0℃,可謂是天寒地凍,部分地區還可能伴有4級以上偏北風,風寒效應明顯。此外,西藏東部、川西高原、青海東部、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新疆北部等地可能有雪花飄落,路面濕滑,出行注意安全。 在南方地區,云南大部、貴州大部、四川盆地到重慶、湖北、安徽大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江蘇南部以及上海等地在元旦假期期間或有雨水來擾。其中,四川盆地到重慶、貴州北部一帶陰雨天氣比較頻繁,幾乎貫穿假期全程;長江下游沿線以及江淮等地假期前半段以晴或多云天氣為主,假期末尾或有雨水落下,大家出門需關注最新預報信息,提前備好雨具。華南南部等地天氣晴朗,且最高氣溫普遍在20℃以上,溫暖舒適,適宜出行。 廣州廈門等熱門城市天氣晴好出行需掌握安全防護指南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今年元旦公眾出行意愿明顯增強。與2022年在“家門口”跨年不同,2023年元旦不少小伙伴選擇外出跨年,熱門目的地包括上海、北京、成都、杭州、深圳、廣州、南京、重慶、廈門、三亞。 根據預報,元旦假期期間,三亞以多云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在25℃上下,溫暖舒適,適宜外出游玩;廣州、深圳、廈門最高氣溫20至22℃,晝夜溫差較大,需注意增減衣物;上海、南京1月2日有雨,如有出行可優先安排在假期前半段;重慶、成都元旦期間以小雨或陰天為主,出行注意攜帶雨具。 假期出行如何做好防護保障安全?這兩點需尤其注意。首先,合理安排出游,要通過權威渠道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情況、交通情況、旅游景區開放情況、門票預約措施,合理規劃旅游線路和時間。其次,做好個人防護,并準備必要的常用藥品,掌握自身健康狀況,出現發熱、干咳、乏力、咽痛或其他不適癥狀時,建議停止游覽,癥狀加重時應及時就醫。 中國天氣網溫馨提醒,有意出游的小伙伴要關注天氣預報,注意及時增減衣物。大家無論是周邊休閑,還是率性遠游,在旅游的過程中,都要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人與人之間的間距,避免扎堆。做好個人防護,安全文明出游。(中國天氣網文/張慧數據支持/王偉躍設計/劉紅欣)
12月28日,《中國·梵凈山生態養生指數報告(2022)》正式發布。指數結果顯示,梵凈山生態綠色發展取得良好成效,銅仁正不斷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走出“綠色崛起”的發展新路。 貴州銅仁是我國西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梵凈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具有寶貴的生態價值。近年來,銅仁市梵凈山地區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中國·梵凈山生態養生指數,從生態資源稟賦、健康養生產業、基礎設施配套和可持續發展四大維度出發,全面量化2011-2021年間梵凈山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動態。 2021年,中國·梵凈山生態養生指數值為439.45點,同比增長9.77%,較基期增長339.45%。銅仁市梵凈山地區充分發揮生態資源稟賦優勢,促進生態養生產業蓬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提速落地顯效。 生態環境本底保護良好,綠色內生動力不斷激發。2021年,生態資源稟賦分指數值為197.16點,較基期增長97.16%。2016年以來,梵凈山在保有豐富生態資源的基礎上,環境保護取得成效,分指數值保持高位運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優質的空氣、水源、土壤環境與豐富的動植物生態資源為梵凈山發展生態養生事業奠定了良好基礎。 特色健康養生產業保持穩定發展,已成支柱性產業。2021年,健康養生產業分指數值達518.74點,較基期增長4倍以上。茶產業作為銅仁市特色優勢支柱性綠色養生產業發展勢頭良好。2021年,銅仁市生態茶園總面積達153萬畝,投產茶園面積達132萬畝,茶葉總產量達12.9萬噸,總產值突破130.61億元。未來,以提高抵抗能力和免疫力為目標的生態養生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期,成為主動式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載體,依托多年來積累的產業基礎梵凈山地區健康養生產業將迎來蓬勃發展。 基礎設施配套加速完善,注入強勁發展動力。2021年,基礎設施配套分指數達1044.25點,同比增長26.70%,已達到基期數值的10倍以上。現代化交通設施與通信設施的大力建設是拉動基礎設施配套分指數快速增長的主要因素,銅仁市已逐步形成醫療產業規模擴大、交通網絡輻射廣泛、通信發展惠及人民的格局。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2021年,可持續發展分指數值為239.94點,同比增長5.64%,較基期增長139.94%。2021年,銅仁市GDP達1462.65億元,人均GDP達44440元,GDP增速達8.6%。銅仁推行多項政策帶動民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可持續發展潛力不斷釋放。 中國·梵凈山生態養生指數,由中國經濟信息社和貴州省銅仁市人民政府聯合推出。2015年以來,指數已連續五年跟蹤量化梵凈山地區生態養生產業發展水平,全面衡量其階段性發展現狀與動態化發展軌跡,既為管理者提供了合理保護與開發生態資源的抓手,也為外界深度了解銅仁提供一個全新的窗口。 2022年,緊跟“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最新形勢,項目組對梵凈山生態養生指數進行更新優化,持續追蹤梵凈山地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既見證了銅仁市生態養生產業的長足發展,為未來梵凈山生態保護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決策依據,也為向全國各地輸出綠色發展經驗提供范例。(李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