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bet体育平台地址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1月8日)起,我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正式實施“乙類乙管”。三年戰“疫”,從“乙類甲管”到“乙類乙管”,從“防感染”到“保健康、防重癥”,我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牢牢掌握抗疫的戰略主動權。 8日零時,搭載著香港出境旅客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駛離香港口岸,這是香港與內地通關的首階段措施開始實施后,首批通過口岸進入內地的香港旅客。 隨著“乙類乙管”正式實施,不再對入境人員和貨物等采取檢疫傳染病管理措施,對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實行隔離措施,檢測策略調整為“愿檢盡檢”,我國持續提升防控的科學性、精準性。 這三年,我們與病毒的較量從未停止。為了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我們什么都可以豁得出來!同心戰“疫”,是中國人的集體記憶。 2020年1月,在湖北武漢這座千萬級人口的特大城市,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生命至上,刻不容緩。黨中央果斷決策,舉全國之力實施規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三年里,我國先后打贏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大上海保衛戰,經受住了全球五波疫情流行沖擊,有效處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為疫苗、藥物的研發應用以及醫療資源的準備贏得了寶貴時間。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累計接種新冠疫苗超過34.7億劑次,疫苗全程接種率超過90%。我國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的原始株、德爾塔變異株的廣泛流行。 這三年,黨中央因時因勢、科學決策,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把抗疫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握在手中。三年里,在同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的較量中,我國堅持邊防控、邊研究、邊總結、邊調整,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不斷優化防控政策。先后印發十版防控方案和十版診療方案,相繼出臺二十條和“新十條”優化措施,制定將新冠病毒感染從“乙類甲管”調整為“乙類乙管”方案,以防控戰略的穩定性、防控措施的靈活性,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疫情形勢。同時,針對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不足,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醫療救治、病原檢測、疫苗研發與接種等能力持續提升,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應對能力、救治能力顯著增強,防疫屏障更加鞏固,為動態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我國將繼續加強城鄉三級醫療服務網絡和防控體系建設,把工作重心從“防感染”轉到“保健康、防重癥”,關口前移,全鏈條、全要素、全力以赴做好患者救治工作,加強重點人群健康保障和農村地區防控。隨著“乙類乙管”措施的實施,各地復工復產加快,復商復市回暖,廣大人民群眾信心滿懷、團結奮斗、共克時艱,向著美好的未來奮進。(央視網)
作者:魏中原 A股2022年年報披露拉開大幕,“績優好學生”習慣于早早發布全年業績預告。目前滬深兩市已有百余家企業發布了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6日午盤,已有11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度業績預告。合計預喜公司數量為78家,業績預喜率為70%。 當前,春季躁動行情逐漸開啟,外資大幅買入顯示出資金回補意愿強烈。市場分析認為,業績同比大增甚至超預期的個股有望成為資金重點關注對象。 21只股預計2022年凈利潤翻番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6日午盤,從預告類型看,預增38家、續盈12家、扭虧2家、略增26家、預減4家、略減21家、續虧5家、首虧1家、不確定2家。 從業績增速排名來看,以預告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統計,在業績預喜公司中,64家公司預計全年利潤增速超過10%,其中,有21家公司預計凈利潤翻番(100%);20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增幅為50%~100%。 已有多家頭部企業發布了業績預告。“股王”貴州茅臺(600519.SH)預計202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272億元左右(其中茅臺酒營業收入1077億元左右,系列酒營業收入157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6.20%左右;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26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9.33%左右,全年共計生產茅臺酒基酒5.68萬噸左右,系列酒基酒3.50萬噸左右。伴隨近日白酒板塊的上漲,貴州茅臺的股價也重回1800元上方。 科創板公司上海誼眾-U(688091.SH)暫居兩市“預增王”,公司預計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速上限達4102.9%,凈利潤增幅中值為3977.86%,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5億元~1.6億元,上年同期值為-399.71萬元,實現由虧轉盈。對于業績扭虧,上海誼眾表示,公司核心產品注射用紫杉醇聚合物膠束于2021年年末獲批上市后,公司已正式開展紫杉醇膠束的商業化生產及銷售工作。 艾比森(300389.SZ)、天華超凈(300390.SZ)、高測股份(688556.SH)、甘化科工(000576.SZ)、威海廣泰(002111.SZ)等9家公司預計2022年全年凈利潤同比增幅上限超200%。其中,2家創業板公司艾比森與天華超凈均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速上限超600%。 分板塊看,上海誼眾和高測股份均來自科創板,振華新材(688707.SH)、瑞可達(688800.SH)、長遠鋰科(688779.SH)、清溢光電(688138.SH)等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速排名居前。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蘋果產業鏈個股股價震蕩明顯,果鏈”一哥立訊精密(002475.SZ)4日剛出現跌停10%,5日歌爾股份(002241.SZ)股價錄得漲停。 立訊精密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5.45億元~98.98億元,同比增速為35%~40%。歌爾股份早在2022年10月末就發布了全年業績預告,原本預計全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上限為10%。11月初,歌爾股份突然收到境外某大客戶的通知暫停生產其一款智能聲學整機產品,該產品將直接導致歌爾全年營收減少不超過33億元。 此后,歌爾股份發布了2022年度業績修正公告,修正后預計歸母凈利潤17.1億元~21.37億元,同比下滑50%~60%。業績大幅下修使得資金開空歌爾股份,2022年公司股價累計下跌68.72%,回吐了2020年~2021年的全部漲幅。 立訊精密股價跌停源于市場一則傳聞:“蘋果公司要求供應商大幅度減產,立訊精密受創最大”。此后,立訊精密發布澄清公告回應市場稱:“目前公司與現有客戶合作均正常開展,業務正有序依照工作計劃正常推進,報道中提及的公司相關業務不存在特殊變化和影響。” 電子、設備行業成“績優股”集中地,“妖股”英飛拓續虧加劇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Wind數據梳理,按證監會行業分類,計算機通信和電子、酒與飲料、通用設備制造以及醫藥生物等行業業績表現較好。 截至1月6日午盤,共有23家電子行業上市公司業績預喜;有18家專用機械設備類上市公司業績預喜;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有7家公司業績預喜。 “績優股”爭先披露業績之際,也有部分基本面存疑的“妖股”披露了業績預告。23天13板的“跨年妖股”英飛拓(002528.SZ)預計2022年凈利潤虧損加劇。根據2022年度業績預告,英飛拓預計實現營收18億~20億元,相較上年同期的29.4億元,預計同比下降31.88%~38.69%;預計歸母凈利潤虧損6億元~8億元。 2022年前三季度,英飛拓實現營業收入12.96億元,同比下40.14%,凈利潤為-2.47億元;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虧損在3.5億元~5.5億元之間。英飛拓表示,報告期內,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全球地緣環境、新冠疫情影響持續,地方政府投入減緩,社會消費持續下降,公司解決方案、數字運營服務、物聯產品等領域市場競爭加劇,項目簽約未達預期,對公司經營造成較大影響。受業績利空影響,1月5日,英飛拓股價跌停,1月6日,英飛拓股價繼續下探,截至午盤跌超7%。 除英飛拓外,預計2022年業績續虧的多家企業均來自科創板,這些公司是以未盈利形式上市,目前主營業務尚未實現盈利。以機器人企業埃夫特-U(688156.SH)、云計算企業優刻得(688158.SH)均在2022年三季度中表示預計全年業績續虧。 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優刻得和埃夫特的未分配利潤分別累計虧損13.43億元、6.3億元。根據公告,優刻得的核心技術人員楊鐳與聯席CTO王齊相繼在2022年11月、12月離職,不由得令投資者擔心公司未來發展。2022年,優刻得股價累計下跌53%,其最新收盤價的破發幅度達57.71%。
本報北京電(記者賀勇)2022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0微克/立方米,再創歷史新低。記者從近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舉行的新年首場新聞發布會獲悉,經過十年來力度空前的大規模治理,北京PM2.5改善取得里程碑式突破。十年來,PM2.5從2013年89.5微克/立方米下降至2022年30微克/立方米,累計下降近60微克/立方米,降幅近七成。“從‘藍天難見、繁星無影’到‘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北京的藍天成為老百姓最有獲得感的一件實事。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李翔介紹,十年來,北京市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了大氣環境中主要污染物濃度快速下降,空氣質量全面大幅度改善,其中的重要的經驗是深入實施“一微克”行動,攻堅克難、久久為功,努力實現四個“綠”。 一是能源結構綠色低碳,大力推進能源清潔化戰略,累計完成4萬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130余萬戶居民“煤改清潔能源”,全市煤炭消費量由2012年的2179.6萬噸下降到2021年的131萬噸,優質能源占比超過98.5%,在北方城市中率先基本解決燃煤污染問題。 二是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對新增產業,制修訂禁限目錄,大力發展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高精尖”產業;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專項行動,對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業,堅持疏解與提升并重,累計退出3212家一般制造業和污染企業、分類整治1.2萬余家“散亂污”企業。全市第三產業占GDP比重穩定達到80%以上,穩居全國前列。 三是車輛結構綠色優化,“車、油、路”一體化推進機動車污染排放控制,累計淘汰老舊機動車236萬余輛,推廣新能源車58余萬輛,新能源及國五以上機動車占比超過70%,車輛結構處于全國省級地區領先水平。 四是城市面貌綠色潔凈,堅持“平臺共享、部門負責、執法規范、環保督察、信息公開”,狠抓施工、道路、裸地“三塵”共治,構建全市統一的施工揚塵視頻監管平臺,不斷加嚴道路清掃保潔標準,因地制宜分類治理裸地揚塵,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和潔凈度顯著提升。 這十年來,北京市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視程度之高前所未有、生態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污染防治攻堅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統計數據顯示,2013-2022年,北京市空氣優良級別達標天數顯著增加,2022年達標天數286天,較2013年增加110天,增幅為62.5%,也就是說好天兒多了近4個月;與此同時,重污染天數顯著下降,2022年重污染天數僅為3天,較2013年減少55天,降幅達94.8%。北京大氣治理成就被聯合國環境署評價為“北京奇跡”,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